人物简介:王丹,汉族,中共党员,甘肃陇南人。红足—世足球网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2018级硕博连读生,导师是宋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基于强化学习的无限资源分配等。本科期间,她学习刻苦努力,脚踏实地,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挑战杯”省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大四以优异成绩保送至红足—世足球网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2019年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阶段,王丹在学习方面排名靠前,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与课外活动,并作为实验室心理委员积极帮助班级同学,作为研会秘书部学生干部管理通院研会微信公众平台和协助老师处理学生工作。在博士学习的两年期间,王丹以第一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共计四篇,其中有2篇一区SCI论文,已授权专利一项,正在投稿论文两篇。并担任18春博士班的党支部书记承担班级的党务工作。硕博期间王丹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奖。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刚进入博士阶段的王丹,由于研究方向的改变,她非常迷茫并无从下手。面对着大量的课程,繁重的科研任务内心彷惶不安,然而她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段初入科研之门的时期,她在导师的指导和实验室同学的帮助下,逐渐学习了大量的专业课知识以及本方向的前沿论文。她坚持认真钻研,反复试验,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主动与老师同学们讨论,积极参与学术报告。她从来没有因为忙碌而放松自己科研的步伐,并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每当她在科研中遇到困难,都一个一个解决,不会就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慢慢积累了理论知识,心态也逐渐变好,可以从容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她常说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既然选择了一个方向就要坚持不懈。她认为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在科研之路上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去尝试积累,勤于思考,勤于交流,保持热情,无所畏惧。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是王丹一直坚持的科研思维和态度。她坚信科研在于勤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她有自己的时间计划,每天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每周把握大方向与节奏。每次遇到新想法,她都积极思考,并且通宵达旦的去研究大量文献。她坚信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自己选择的事,就会厚积薄发,让一切积累变得有意义。她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逐渐清晰了自己的目标。正是因为她总是朝着目标励志前行,王丹才能收获良好的科研成果。
在两年博士期间,王丹以第一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共计四篇,其中三篇二区以上SCI论文,已授权专利一项,正在投稿论文两篇。谈及自己的成果,王丹说到:“目前取得的成果对我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科研的过程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这个过程中我也有迷茫,失落,压力极大的时候,可是正是这一次次的经历才会使我成长,让我在研究方向上更近一步。起初,每当遇到拒稿重投时,我都非常的挫败和失望。但是正因为如此,我都会深度思考自己的科研方法是否正确,复盘自己的投稿过程,会在下一次投稿时吸取经验。失败使得我更加快速的成长。”
热爱生活,励行致远
在科研之路上,王丹认为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断奋进拼搏,努力进取是非常重要的。在科研之路上正能量满满的王丹,对生活也充满热情。她坚信科研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的生活。在生活中,她积极乐观,乐于助人。她除了担任班级党支书之外,还积极组织同学们参与学院的各种学术活动。王丹谈及博士阶段生活,总是说到“博士阶段的科研是一个由自觉学习到自发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做科研,更要充实自己”,她认为一个人的科研之路是无止境的,自己就像是半杯水,拥有的知识是空缺的,需要不断的去填充。这些知识除了科研相关的,更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适时的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胆识和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既要会学,也要会玩,劳逸结合才能永远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爬山,打羽毛球等,她总是说看一看风景会让繁重的科研生活中充满绿色,运动会让科研生活充满乐趣。
谈起这几年的研究生生活,她说:“逆境总会挖掘人的智慧,激发我们的潜能,目前所取得的成绩都只是一个阶段的终点,又是新阶段的起点。在这段路程中,我们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实验室伙伴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未来的科研生活之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充满力量和信心。”她坚信一个人对待事物只有磨练节操与德行才能够变得更加卓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科研生活中,她会脚踏实地,朝着目标砥砺前行。
导师宋彬点评
王丹同学在科研上勤奋踏实、刻苦努力、善于思考。希望她今后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文/西电新闻中心·关瑞霞)